為應對全球極端氣候和氣候變遷的威脅,聯合國持續推動永續發展準則,永續發展議題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2023年1月我國政府正式通過《氣候變遷因應法》 2050淨零目標入法,碳費徵收啟動。立法院今年三讀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氣候變遷因應法》將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正式入法,碳費徵收機制也宣告正式啟動,明確劃分政府部會權責。《氣候變遷因應法》正式成為台灣淨零減碳行動的法源依據。
ESG到底是什麼?
ESG,也被稱為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指標,是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影響力的一套評估準則。ESG的重要性在於幫助投資者、企業和利益相關者評估和了解公司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表現。
圖一、ESG綜合績效
「環境」(Environmental)為評估企業在環境保護和永續發展方面的表現。包括減少碳排放、節約能源和資源、管理廢棄物和污染物,以及採取其他可持續環境做法的能力。
「社會」(Social)關注企業對社會的貢獻和影響。包括關注企業的員工福利、多樣性和包容性、人權和勞工條件,以及企業對當地社區和全球社會的支持。
「公司治理」(Governance)涉及企業的治理結構、透明度和道德準則。良好的公司治理能確保企業高效運作,並促進透明度、責任制和股東權益的保護。
ESG評估不僅對投資者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企業自身有著長遠的價值。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和消費者傾向於支持對環境和社會有積極影響的企業,因此具備良好的ESG表現對企業的聲譽和品牌形象至關重要。
ESG指標的使用可以幫助投資者做出更符合自身價值觀和財務利益的投資決策。同時,它也為企業提供了一個評估和改進其可持續發展表現的工具。總之,ESG評估是一個綜合考慮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表現的工具,旨在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性和社會貢獻。它對投資者和企業來說都具有重要價值,有助於推動更可持續、負責任和有意義的商業實踐。
企業必須重視並盡快發展ESG永續策略
從企業角度來看,實施永續發展戰略意味著必須徹底改變企業的核心運營和流程。過去,企業主要以「追求利潤最大化」和「最大化股東權益」為主要經營目標,然而,現今的商業環境要求企業在追求永續發展的同時,必須納入所有利害關係人的權益考量。
在永續發展議題的背景下,企業必須將社會、環境和治理因素納入其經營策略中,並確保與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合作與溝通。這種轉變要求企業以更專業和順暢的方式考慮和回應不同利害關係人的需求。重要的是,企業需要採取一種綜合性的方法,將永續發展納入其核心業務模式中,並將其作為一個全面性的策略來實施。這包括重新評估供應鏈、產品設計和製造過程,以確保符合環境可持續性的要求,同時提高社會貢獻和社會公正。
隨著企業將永續發展視為長期價值創造的關鍵,需要建立有效的監控和評估機制,以確保戰略目標的實現並滿足利害關係人的期望。這可能涉及到改變組織文化、設立相關指標和報告機制,並與利害關係人進行積極對話和合作。
總而言之,企業實施永續發展戰略需要在核心經營和流程上進行實質性的轉變,以確保符合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並追求長期價值創造。這需要企業以更專業、流暢的方式納入永續發展因素,並將其視為經營策略的關鍵要素。
圖二、我國永續報告書揭露現況
更多有關於ESG的介紹、企業如何面臨全球零碳時代來臨、應對臺灣政府新法規、以及ESG相關人才需求,想要了解更多,歡迎報名7/20由財金博士林群貿與頭路樂合作舉辦的「ESG能做什麼?碳資產能交易嗎?」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