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過頭路樂工作坊的朋友們,可能都對我不陌生,每次看到大家下班後,仍然積極的用自己的休息時間來進修,我都覺得這個工作坊非常有意義!
今天就來跟大家淺談一下產業與顧問業的職涯。我本身就是從產業轉職到顧問業,再將職涯上所學來回到產業界,並與幾位各領域專家同好共同創立頭路樂,希望能藉此打造一個專業人士資訊及人脈連結的平台。
產業出身 轉戰顧問業
大學期間,我在市調公司打工,擔任市調員。這是我的第一份工作,所以我相當努力,也因此我被晉升為電話服務中心組長。畢業後,我轉為該公司的服務中心監督長。這時候,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總是感到茫然的,但我也逐漸摸索出一條適應並順利發展的道路。就在我工作看似順利、生活安逸時,我常常會懷疑:這就是我未來的人生了嗎?於是我決定攻讀碩士學位,畢業後並未感到滿足,相反地,我內心渴望走出去探索這個世界,想看看自己還能做些什麼。
於是,碩士畢業後那年,我決定離開澳洲,回到台灣陪伴家人並思考未來的路。後來進到美商鄧白氏工作。美商鄧白氏是全球商業數據及企業風險分析的公司,雖然我之前在市調公司的經驗是消費者調查,但 B2C 的分析跟 B2B 是相通的。因此,我將B2C 的分析經驗延展到 B2B。這段職涯增加我專案規畫及管理、提案、國內及國外客戶管理等經驗。
某次因緣際會下,我很幸運的進入一家顧問公司,該公司主要從事人力資源顧問業務,以及尋找企業所需的人才。在這家公司我參與解決了客戶在人力資源和組織管理方面的各種難題,例如人才跨國調動、組織建立或重組等專案。
身為專業的顧問,必須迅速掌握各個產業的資訊和特點,以服務來自不同產業的客戶。也因此我必須大量且迅速接觸各種產業,並了解其業態,這樣的經驗同時也讓我觀察自己的職涯性向,更加確定未來長期的職涯方向。若是對於想轉換產業或職能的人來說,在顧問業能短時間內接觸各種產業的這個工作特性,會是一個非常好的經驗,協助自己更能了解自己的職涯方向。
產業跟顧問業有什麼不同?
對於產業和顧問業大家可能會有些困惑,在兩邊都待過的我來分享以下看法:
各產業和職能的專業領域都適用於顧問和企業之間的轉換,擁有顧問和企業兩方面的工作經驗是一個優勢。現今職場上,普遍對年齡較大的人不太友好,而顧問的價值在於累積的經驗。因此,與在企業工作相比,顧問工作相對不受年齡限制。
以下圖表整理出顧問業與產業之間的差異
不過,這也不表示在企業一定是不利的,因為只擁有顧問經驗的人,可能缺乏對企業日常運營流程、程序、規範等潛在問題或需要注意事項的了解和體驗。一家公司能夠成功茁壯必然有其成功的原因和支撐公司成功的日常運營機制。這甚至包括公司內的政治環境,這也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在企業中工作,有機會晉升,並展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優秀的績效,這代表著工作能力。畢竟無論是黑貓還是白貓,只要能夠捉到老鼠就是好貓,對吧?
那一個出色的顧問是什麼呢?是能看見客戶的「關鍵需求」,並體察到內部無法明確表達的「真正需求」,在權衡之下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答案和解決方案。顧問的價值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提供解決問題的「選項」
- 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 維護客戶的「體面」,這意味著掌握應該說什麼、不應該說什麼,以及適時克制言辭。
無論是在企業還是顧問業,都會有工作繁重或累人的時候。這取決於公司的工作文化、主管風格、個人工作效率等多種因素。在過去,企業或顧問業對於50歲的人,仍認同其經驗和價值。然而,現在的職場環境發生了變化,當一個人達到50歲時,曾經指導過他的主管已經退休或失去權力,現在掌權的主管本身只有40至50歲,他們會更傾向於找一個年輕、有活力且可以被指揮的部屬。因此,如果不趁年輕時努力晉升,還等什麼時候呢?等到50歲時意識到自己的財務還未儲備足夠,還有家庭責任要承擔嗎?年輕時的辛勞付出都是為了為未來創造選擇的條件。因此,強烈建議年輕時不要害怕辛苦,提前規劃職涯、財務和人生,讓自己隨時擁有自主選擇生活和工作的決定權。
條條大路通羅馬 十字路口有頭路樂
最後,我相信在產業中持續晉升也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這樣可以獲得深入的產業經驗。不管是在顧問業發展一輩子,或像我一樣,從企業轉向顧問業後,根據個人累積的經驗回到企業發展職涯諮詢,這就是大家現在所看到的「頭路樂Career Paradise」,這都是一種選擇。
俗話說,條條道路通羅馬,最重要的是每一次的選擇和經驗是否能夠讓我們未來的道路越來越寬廣,選擇也越來越多。我認為職涯需要定期檢視和規劃,擁有自主選擇的權力要比被迫選擇好。如何掌握自己職涯的選擇權和主控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頭路樂將於下半年開始提供一對一的輔導和諮詢服務,歡迎大家預約輔導服務,期待與大家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