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隨口說出「將心比心」、「以客為尊」這樣的詞語,但要做到真正理解與包容、把客戶的需求或利益置於最高處,其實並不容易;因為自我是一個非常難以割捨的概念,用自己的好惡去揣度他人、為自己著想,大概像呼吸一樣自然吧?
很多時候,我們說著「這樣對你比較好」,沒說出口的是「我比較喜歡這個選項」。
因此,企業在設計產品時,或者盤點自己的強項以便「把最好的給客戶」,或者不管不顧的堆疊各種功能以表白「我什麼都想給你」。銷售人員則往往不自覺的計算成交這一單,我可以拿多少績效?考核會過嗎?競賽是不是能脫穎而出?殊不知不走心的設計無法說服客戶「這是為我而生的產品」,不走心的銷售終究會將客戶推向其他人的懷抱。
我服務過的銀行曾經發生諸多理專將客戶帶進帶出,客戶付出多筆手續費卻不見正投資報酬率,最終失望轉走資金的問題。我們為了改變行為,從教育訓練到調整考核制度,花了不少心力。理專的說法是時時為客戶挑選最有投資價值的標的,並及時停利停損。但實際上不少理專是為了創造業績流量或賺取手續費。然而,如果要隨著景氣循環乘勢獲利,適當的持有時間是必要的;當我們「看著理專的眼睛」問他,如果這是他自己的資金,他會這樣操作嗎?如果走進銀行的是他的奶奶,他會推薦她最高風險的投資標的嗎?答案呼之欲出。其實,若能真正考慮客戶投資是追求資產保全或資產成長,慎選標的,在客戶想衝動進場或恐慌離場時安定軍心,客戶賺到錢,自然會把其他帳戶的錢搬過來,給你新錢同時提高存量;自然樂意參考你的建議做新的投資創造手續費收入;並且樂意當你的代言人介紹親朋好友給你,從而促生可長可久的績效。
我們教給理專的重要概念正是自他交換。
自他交換原是佛教的修行法門,當修行者禪修時想像將自己最喜愛的事物呼出施予他人,同時將他人不喜或受苦的種種吸入融入己身。在行銷和銷售上,我們無須做到代眾生苦的程度,但可以運用自他交換的心法,去觀察客戶的喜惡、瞭解客戶的需求、真心以客戶為出發點提供產品或服務,無限的接近自他無二別。
暢銷書「當和尚遇上鑽石」中,作者提出自他交換的三個步驟;首先是觀察。早期行銷研究常用市場調研來收集這樣的資訊,現在透過網路以及社群媒體,更能針對特定主題獲取多元的資訊,形塑客戶的偏好、使用習慣,甚至痛點。
第二個步驟是想像成為對方,試著分析對方想要從你身上獲取什麼?來諮詢的客戶是想要提高投資報酬率的方案,還是想知道保險到底能不能避稅?申請信用卡的客戶是為了賺取哩程?還是想要免費機場接送?
直到第二個步驟,都還有自己和他人的區別—「觀察他人的喜好及需求」、「想像他人想跟自己拿取什麼」,而第三個步驟則是進一步人我合一,讓我跟他無分別,也就是真正想他所想、喜他所喜、苦其所苦。
當你與客戶完成自他交換,自然會站在他的立場,提供他真正需要的解決方案。如此,我們才能宣稱做到以心待客;而被用心對待的客戶會把你當成自家人,會成為品牌的傳道者,形成一個正向的善循環。